黑土
来源: | 作者:葆威 | 发布时间: 2011-04-09 | 230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黑土是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。它相当于美国分类的变性土土纲和联合国分类的变性土单元。本土纲包括中国现行发生分类制的砂姜黑土、潮土、石灰土、赤红壤、水稻土诸土类中具备变性特征者,因为中国以往未设立变性土独立单元,1985年初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才将其列为独立土纲。
       黑土是具有强烈胀缩和扰动特性的粘质土壤。它相当于美国分类的变性土土纲和联合国分类的变性土单元。本土纲包括中国现行发生分类制的砂姜黑土、潮土、石灰土、赤红壤、水稻土诸土类中具备变性特征者,因为中国以往未设立变性土独立单元,1985年初拟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才将其列为独立土纲。
       所谓黑土,乃指有机物质平均含量在3%至10%之间,特别利于包括水稻、小麦、大豆、玉米等农作物生长的一种特殊土壤,主要分布在温带混交林。有地质专家指出,每形成一公分厚黑土需时200年至400年,而北大荒的黑土厚度则达到了1米,以至于可以“捏把黑土冒油花,插双筷子也发芽”。 
       这片被黑龙江、嫩江和松花江包围的土地,在200多年时间里被满族人视作“龙兴之所”而禁止开垦,直至1947年,一群穿着灰绿色军装、脚套乌拉草鞋人的进驻才打破了寂静。而此时,不仅距共和国成立还有两年的时间,距国家专门设置的农垦部成立更早出了九年。 
       本土纲分布在南、北纬45°之间,大面积出现在热带、亚热带季节性干旱地区。世界上三大片黑土分布区位于澳大利亚、印度的德干高原、非洲的苏丹,其余地区分布面积较小。中国典型的黑土面积不大,分布零散,多与其他土壤类型呈复区分布,而黑土性土壤的分布较为广泛。 
       中国黑土和黑土性土壤的分布区均在受夏季风影响的区域内。黄瑞采等报道过中国黑土和黑土性土壤的十大地理分布区,指出中国黑土主要见于淮北平原、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阳盆地、山东半岛西部和北部平原、海南岛北部和雷州半岛四个地区,以淮北平原分布最为广泛,黑土性土壤则多分布在其他六个地区。全世界黑土总面积约为340万平方公里,占陆地面积的2.46%。中国黑土总面积尚未有过统计。